信息安全风险评估
一、风险评估基础概念
定义与目标
- 定义:识别、分析和评价信息系统及数据面临的威胁、脆弱性及潜在影响,量化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的过程。
- 目标:保障信息的CIA三要素(机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),满足合规要求(如《网络安全法》GB/T 20984-2022)。
风险要素关系
- 风险值 = 威胁可能性 × 脆弱性 × 资产价值
- 威胁来源:自然(地震、火灾)和人为(黑客攻击、内部泄密)。
- 脆弱性:技术漏洞(如未打补丁的系统)和管理缺陷(如权限分配混乱)。
二、风险评估流程
实施步骤(基于GB/T 31509-2015):
- 准备阶段:确定评估范围、组建团队、收集资产清单。
- 风险识别:
- 资产识别:按业务、系统、组件分层分类(如数据、硬件、服务)。
- 威胁分析:通过渗透测试、日志审计识别攻击路径。
- 脆弱性评估:使用漏洞扫描工具(如Nessus)检测系统弱点。
- 风险分析:结合威胁频率、脆弱性严重程度和资产价值计算风险等级。
- 风险处置:规避(关闭高危端口)、转移(购买保险)、接受(监控低风险)。
生命周期评估:
- 规划/设计阶段:识别业务安全需求(如数据加密需求)。
- 运行阶段:定期进行威胁监控和脆弱性修复(如每月漏洞扫描)。
三、风险评估标准与方法
核心标准:
- GB/T 20984-2022:最新风险评估国家标准,强调以“业务”为核心,威胁驱动的分析方法。
- ISO 27005:国际风险管理标准,适用于ISMS(信息安全管理体系)认证。
常用方法:
- 定性分析:基于专家经验(如德尔菲法),适用于难以量化的风险(如员工安全意识薄弱)。
- 定量分析:通过数学模型(如层次分析法)计算风险值,需依赖历史数据(如攻击频率统计)。
- 组合评估:结合基线和详细评估,优先处理高风险资产。
工具支持:
- 漏洞扫描工具:Nessus、OpenVAS。
- 风险管理平台:安与安“信安智评”系统(支持GB/T 20984自动生成报告)。
四、练习题
题目(来源:软考模拟题)
风险评估中,残余风险是指?
A. 未识别的风险
B. 风险处置后剩余的风险
C. 重大风险
答案与解析:- 正确答案:B
- 解析:残余风险是风险处置后仍存在的风险,可能包含未识别风险(如未修复的隐蔽漏洞)。
题目(来源:GB/T 20984-2022标准题)
以下哪项是威胁分析的关键内容?
① 攻击者动机
② 漏洞扫描结果
③ 资产价值
答案与解析:- 正确答案:①
- 解析:威胁分析需关注攻击者的能力、动机(如经济利益、政治目的),漏洞扫描属于脆弱性识别。
题目(来源:等级保护试题)
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,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重点是?
答案与解析:- 重点内容:
- 分析物理环境威胁(如机房防火设计)。
- 验证安全设计方案(如访问控制策略)是否符合需求。
- 重点内容: